心理咨询

推荐了解: 文心应用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心理应用探索 >

太极拳与心身健康(节选一)

添加时间:2019-04-10 17:35

1.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1.1太极拳锻炼可改变大脑功能活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左西年研究组对太极拳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探索。
  该研究组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能显著改变某些特征脑区的皮层厚度,太极拳专家的右脑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运动前区的大脑皮层表现出显著增厚(该研究成果已于2013年公开发表)。最近的这项研究同样采用了3T场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2名太极拳锻炼者(平均锻炼时间为14年)和18名对照组进行了静息态扫描;采用本研究组研发的二维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2dReHo)比较了两组的全脑差异。结果表明(图1),与对照组相比,太极拳组在右侧中央后回(PosCG)的局部功能一致性显著增强,而在左侧前扣带回(ACC)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局部功能一致性则显著降低。行为学-局部功能一致性的相关分析发现,右侧PosCG的局部功能一致性与太极拳锻炼经验显著相关。有趣的是,左侧ACC局部功能一致性的降低(功能分化的增强)与右侧PosCG局部功能一致性的增加(功能整合的增强)均能预测行为注意网络测试中的执行功能表现。该研究结果提示:太极拳锻炼能改变静息状态下大脑的局部功能一致性,引发大脑功能改变与优化脑功能组织特性。该研究不仅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的神经机制,而且DLPFC脑区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一致发现,为将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拳锻炼影响人类行为表现的深层生物学机制提供了靶位脑区。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794,91132728,31271079,81171409,812201080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833904)、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和知识创新工程(KSCX-EW-J-8)、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重点部署项目(KSZD-EW-TZ-002)的资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期刊。

太极拳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彩色部分为在皮层厚度上太极拳组大于对照组的大脑区域。[19]

1.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是一项有氧耐力运动,科学编排的太极拳套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它动作舒展,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当配合,这样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增加,更好地加速血液与淋巴的循环。缓慢轻柔的太极拳运动,还能锻炼血管平滑肌的弹性度。血管运动神经的稳定能力,能促使血液循环处于良好状态,不因外界的冷刺激极度收缩,使血液通畅。 

1.3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具有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这种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而且发展了肌肉力量,从而有效避免弯腰驼背、关节变形,行走不便,并对骨骼畸形、关节炎、肌肉萎缩及退行性病变等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要求"气沉丹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运用腹式呼吸方法,将呼吸逐渐调节到深、长、细、缓、匀的良好运动状态,这种动态变化符合人体运动生理规律,可以使呼吸自然,呼吸的效果增加,呼和吸都比较充足,提高肺泡通气量,所以肺通气量和血管内的气体交换就比较充分。另外,腹式呼吸有利于腹腔中内脏的血液循环,促进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还有利于体腔内动脉、静脉的血流顺畅。 



2. 太极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太极拳的心理学意义若从整体来说,首先把打拳人体比作“太极”,身体一动就分阴阳。此主动与主静相对相引,互为补充,从此来看,主虚静是练太极拳的首要前提,使人处于一种极宁静,极松脱的状态,要求“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注重一招一式,也是一种求静的方法。“实中有虚、动中求静”是分层次的静态,使我们意念完全集中于求静这一点上,做到“心中无一物、极其虚实”。虚静闲恬,虚融澹泊,要有一种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这种心境借助于拳术活动来实现还是颇有情趣的。
在人格方面,使人变得刚毅、开朗、乐观,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更趋于成熟。太极拳活动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
现代社会人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心情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太极拳活动持久而有耐力,从而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绪更加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会发生自然的衰退,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太极拳不仅能够减缓身体的衰老,而且使精神世界青春常驻。

2.1太极拳的内在修养与心理调节
太极拳主身心合修,练时必须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语见《行功心解》),才能尽其妙用。这练法纯以心理作用为根据,非常真实可信。人的精神力量是很强大的,它能使人的生理作用完全受其支配。
人体的神经作用,因为其与生理组织有中枢和末梢之分,所以受外界刺激会有感觉和知觉的不同。有感觉,是因为神经末梢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的一种单纯作用,初始时“无认识外物之力,如声感于耳,色感于目,以及臭味之于彝”,这都是生理上各种感官应该有的感觉。
而继感觉之后,人本能的就会想象,这就是知觉。知觉,是由感觉所产生的波动,经神经纤维而达到神经中枢所产生的想象的作用。知觉是人种观念的发源地。观念与运动中枢有极密切的关系,例如想要那东西手就会动,看见酸梅就会流口水一样,都是人的观念驱使运动中枢所发生的生理现象。
太极拳各种姿势平淡无奇,练时又不许用力(未练拳术之时所用之力多是蛮力,在拳术中谓之僵劲)。初学的人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容易厌倦,这是不利于心理调节锻炼的。《行功心解》第一句即说“以心行气”,就是练太极拳的最大要诀。
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炼气,虚静求心,以心行气,以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基础,心理状态与太极拳氧气合神统一起来,可实现对心理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间的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与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相适应,形成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现代人所处的困境的实质和精神失落的根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所出现的失调与冲突。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去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这种观念对克服现代人心理障碍有重要意义。

未完待续,见节选二

------分隔线----------------------------

分享到

    文心
  1. 互助成员:文心
  2. 家佳心理发展互助团发起人。山东济南人。
    砭艺
  1. 互助成员:砭艺
  2. 砭艺创编者。
    易凡
  1. 互助成员:易凡
  2. 过往心理咨询无效或受挫者的难题解决更见长

返回头部

心理咨询师

Copyright © 2016 文心应用心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鲁ICP备17030079号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