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推荐了解: 文心应用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互助共享 > 原创文章 >

社会适应与个人成长探索

添加时间:2023-04-29 17:54
【我是谁?我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非常不同的来源】
 一是:别人是否“承认”我,别人怎么说我,别人怎么评价我,别人怎么对待我?别人是否给我赠礼物。别人嘴里的我是啥样,别人是否重视我,我作为老师有多少学生,我作为领导有多少下属,我有多少客户,等等。
 另一个来源是:我自己是否承认我自己、是否接纳我自己,如何评价我自己,如何对待我自己,是否欣赏我自己。
 
接龙上一位老师:如何对待自己?是否欣赏自己?怎么做能够开始面对自己,欣赏自己?
高手
是啊
 一个真正在探索、研究心灵的人,向你学习!
 
外求易迷茫,内省易抑郁,人同时是社会动物也是个体,两极追求极致难免陷入空灵,平衡之处见道。
 
我把我在知乎和一位朋友的问答复制过来,请教各位。
 
心理问题就是社会群体对个体的问题,一个人在个体世界绝对不会有精神疾病,只有在社会群体才有发生的可能,所以解决心理就是独立思维,抛弃群体,更不需要这样的心理社团。
请教您,如何帮助个体解决在面对群体时遇到的问题?
没法帮助没法解决,特别在中国群体性和集体性很强的国家,根本无法帮助和解决,无非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表面外伤伤疤处贴一个创可贴装个样子。
 
把个体跟社会割裂开来是得不出结论的。所谓个体世界绝对不会有精神疾病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人”这个概念根本性质是社会性。我记得高中政治书就有。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活和行为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社会关系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每个人的社交圈和社会角色都是由周围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社群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人际网络和社会身份。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基于不断地建立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系统。
 
鲁迅某文章好像也写过这样的话。说你要遁世隐居,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哪怕在深山老林,吃的还是国家的野果,用的还是国家的木材。脱离社会是不可能的。
 
学生的抑郁问题激增,就是独立思维过多,在群体里存在感极差,同时自责过多,内耗过多,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开发他的社会属性,哪怕在家里找到港湾式的温暖,也是开发的良策,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嘛!我遇到两个身边的案例,就是用家庭的“宠”,宠好的,然后让她在舒适的状态下逐渐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社会存在感和属性。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也是积极心理学,其中诠释了人的终极生命意义是--合作;作为一个中原的农村土坷垃,在南方经济大潮中立足,我深深明白合作的内涵:学习是神经元之间的合作,工作是职员之间的合作,创业是信息之间的合作,智慧是知识和应用之间的合作……
 
如果你找不到活着的意义,那么你试着去感受一次死亡;
如果你找不到幸福的意义,那么你试着去感受一下痛苦;
如果你觉得社会不重要,那么你试想一下在荒岛孤独一生。
 
说到死亡与缺氧
当人感到稍微有一些缺氧的时候,人会很焦虑和痛苦。
但是严重缺氧、真正缺氧的时候,人是没有痛苦的,相反,人感觉很舒适。
这一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生理学和医学。
例如,飞行员都懂这些,因为有培训。
 
这位朋友的意思是,群体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个体的心理问题又是在群体中发生的,那个体的问题也无能为力,只能贴个创可贴装装样子。这是不是过于消极了?
 
个体如何对待自己呢?
 
消极或者积极,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选择最舒服的方式,在个体中能找到舒服的感觉,就会疏于集体,但人类基因里面的社会属性终有一刻会跳出来,因为集体中的存在,会有更高的愉悦感,所以进化给我们讲了人的社会属性的方法--适者生存,找到存在感之前是去适应,徘徊踯躅不怕,怕的是忘了舒适区的边缘!
 
不同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太一样。
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皮浪、阿奎那、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等,都不一样
 
很多哲学家不太重视“舒服感”,“愉悦感”。当然,也有重视这个的。
 
我个人感觉,疏于集体,在群体中找不到存在感,个体也很难找到自己的舒服,也就不存在舒适区。
 
 
很多文章讲“跳出舒适区,挑战自己”,我觉得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之前并不舒适,才谋求调整、挑战和发展。
 
你当前的状态就是最舒服的存在
 
例如巴金的《家》,他在大家庭这个“集体”里面,感觉个性很受压抑,很痛苦
 
自我是最大的监狱
 
佛学里讲“诸法无我”
 
那如果我当下在舒适区,那我还谋求调整和发展,那我面临的挑战和不舒适是我想象不到的,有这个可能吧?
 
那是他们把“跳出”舒适区讲得不够详细,例如舒适区需要通过适应和学习才能“跳出”,而不是只看到“跳”和“突破”的动作,人们会想到跳跃,一不小心就跳过头了,所以我更喜欢“舒适区边缘”这个说法。
 
适度的挑战自我。
 
对对
 
发明和创造从来就不是造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比巨人远一点点儿,这就是创造了
 
就那一点点,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是的,诺贝尔各种获奖的进程,都体现了这一点儿,为什么他们的这一点儿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们给大范围的人带去了影响。
 
人是群居的,具有社会属性,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居,所以说人要适应社会大环境,而不是让大环境去适用个体的人。如果个体人的能力足够强大,可以试着去改变一下大环境,这个过程非常难,甚至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前几年听司法考试课程的时候,听一位老师讲,他老家至今还存在买女人当老婆的陋习,没办法,那位老师读大学时每年寒暑假回老家,村里的族长就会安排他们去站岗,大学生也不例外,除非你和你家人不在村里住。
     当年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名党员,在毛主席等老一辈党的卓越领导人的带领下,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改变旧中国处处挨打的落后局面。
 
中国文化三大源流,儒释道。
道家特别讲个人自由,逍遥。道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块
 
道家倾向,例如陶渊明,往往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小利牺牲个性,适应官场
 
赞同
 
“人要适应社会大环境”——这只是天平的一边,我们讲天平的两边。
 
没错,诺贝尔赏金有时候就是笑话,诺奖的评定就没有硬标准,特别是文学奖更是软橡皮尺,诺奖是瑞典化学家发起设立的,它只能体现西方的价值观,标准也只能是西方标准。多年前诺奖把和平奖授予搞国家分裂的达赖,瑞典被中国制裁了几年老实了好多,这才有了后面的莫言和屠呦呦获诺奖。

【谈谈深层逻辑】
生活中有一架永恒的天平,需要你去掌握它的动态平衡。
这个天平的左边是:
“做自己、独立自主、自我个性自由、边界清楚、自主选择自我负责、重个性,隐私”
天平的右边是:
“重关系、能依恋、交流沟通链接、互相理解支持关心关注、重对家庭和集体的责任义务,重共性,敞开”。
 
观音菩萨,直译应该是观自在菩萨,白话就是观内在的善念,没有他人,没有社会,也无从善念,善念也无处安放,所以,佛家讲的还是集体和社会!
 
莫言写的《蛙》,就是我们北方的娃儿,也就是敢写计划生育的第一人,我总感觉莫言写的很及时,要不计划生育在拖延几年,中国的出生率会更加断崖式下降,所以,莫言的《蛙》是影响了十几亿地球人的作品,虽然复合西方的思维模式才能获奖,但社会需要委婉的不同的声音,一起来改变这个社会!
 
 
所以,我们要从爱最亲密的伴侣和孩子开始,心存善念,到爱他人和社会,让善念有处安放。
 
我们的世界正在剧烈变动之中,只不过有的人对此还不太敏感。
在我们双眼直接看不到的地方,很多大事情正在发生。
 
没错,我们不但要心存善念,还要时刻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虽然这个世界还不完美,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善念,还有另一个佛教意思是,善护念,就是善于保护自己的念想,就如@?砭艺 老师建立这个群之初的念想,我们大家一起守护,一起突破,对自己,对集体,都是善举!为了一个方向,不怕遥远,不怕艰险,勿以善小而不为,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在砭艺老师给我们建立的舒适边缘区,一起成长!
 
愿意善护念的朋友,都是我们大家的同路人!
 
如果带着这样的善念做事,也更能获得您说的更大的愉悦感吧。
 
这个各位自己感受哈,我觉得我的荣誉感增加了不少
 
前几天正好跟一个朋友探讨到共业的问题。
他发现自己的内在欲望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偏离。
分享一下浅见哈,也就是关于个人和群体的问题。
以下是梳理过的聊天内容:
社会价值观和个人的潜意识欲望本身是相悖的,但是社会规则必须让它相悖,因为这样人类才不会毁灭。
宗教都倡导的是背离人性或者是升华人性的部分,因为人性本身是有问题的,修行本身是为了修正问题。
来三维世界是为了修正问题,但更多的人是被问题绕进去,跟着问题稀里糊涂过了一生,进入轮回永无止境。
进入了修正模式,它也不是一种很痛苦的体验,修行是很愉快的,正念竖起之后跟这个世界是和谐的。
人本身是来做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这么多人的“业”交织在一起就变复杂了,变成了共业。
虽然这样,但共业也是一种缘分。
看它是孽缘就是孽缘,看它是善缘就都是善缘,可以选择和身边的人无限交织而变得复杂,可以选择和身边的人共同寻找真理和共修。
我去终南山见过那种在山中隐居的所谓修行人,跟他聊天几句不对付就砸桌子那种。
永远躲在山上是修不出来东西的,业会永远停留在那里走不掉,因为别人的出生和自己的出生本身就已经交织了,大家交织的业就叫共业,从有人群开始共业就存在。
对于共业。
初阶的和谐是免疫、自动屏蔽,对于不同道的人会潜意识远离。中阶的和谐是润物细无声,和每个人身上的善根产生共鸣。高阶就是,身边所有一切都是应该存在并且应该被尊重的,本着任何人都是来渡我的原则,任何人都是我成长的资粮,让我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共业就会变成善缘。
 
很有道理[强],只是用了比较多的佛教用语,实际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愉快]
 
我也弄不清楚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的观点[捂脸]
反正就是觉得万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会有些价值呢,就梳理了一下发出来了。
 
是的,很有实践上的价值
有价值就好
 
各抒己见就是一种集体的价值,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本身就是无上的价值,何况发自肺腑
 
发自肺腑的所思所想,也是推动我们互助团发展最宝贵的资源!
 
我今天的盖棺定论又发了不少,我为此也挨了老师不少的批评。谢谢大家包容。
 
感恩这份善缘让我们聚在这个群里
 
感谢共同的善念,让我们在网络的海洋中相遇!
舒适边缘这个说法启发到我。
山上的同修普遍倾向于完全跳出舒适圈,但不少人反弹得厉害,我也有过这么一个过程,矫枉过正再矫枉过正。这么一想,或许舒适圈边缘是一种更和谐的方式。

特注:文章为原创,家佳心理发展互助团学友共同创作。
------分隔线----------------------------

分享到

    文心
  1. 互助成员:文心
  2. 家佳心理发展互助团发起人。山东济南人。
    砭艺
  1. 互助成员:砭艺
  2. 砭艺创编者。
    易凡
  1. 互助成员:易凡
  2. 过往心理咨询无效或受挫者的难题解决更见长

返回头部

心理咨询师

Copyright © 2016 文心应用心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鲁ICP备17030079号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519号